近来学习了善心所,自己大概归纳了下,做了如下思考。
一、11种善心所的修习其实是有次第的,从树立观念到成就佛陀生命品质的过程,有些类似八步三禅的次第。
信—树立正见,以佛法正见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,当然这也是有信解行证的。
精进—根据正见树立起“我一定要修善断恶”的决心,从而精进地修善断恶。
惭、愧—把正见和自己的生命状态相对比,产生惭和愧的心理。
无贪、无嗔、无痴—在不断修善断恶中形成这几种品质。
轻安—修习无贪无嗔无痴,自然会身心轻安(自然运用)。
不放逸—虽然已经形成善的心理,但不善心理还会卷土重来,不能放纵它(思维不良心理的过患,摆脱不良心理)。
行舍——在不断地轮番修中,远离昏沉掉举,让心安住在寂静里,平等,正直,无功用。
不害——通过前面的修习,以空性慧为指导,修菩提心、慈悲心。无论众生如何待我,都不会产生任何要损恼他的心理,安住在大悲心中。
二、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,对心的认识更加深刻,对良性生命品质的向往前所未有。
对这句禅语“你是什么,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”也完全接受了。拥有整个世界的财富或不贪的品质,两者相比,我更愿意选择后者。因为,拥有不贪的品质,不管什么情况下,我都是富足的;反之,哪怕给了我整个世界,只要心是匮乏的,我依然不会满足。
关于无嗔,深刻认识到无嗔和慈心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,真正伤害我的除了自己的嗔心,没有其他。外面的境界,所谓好的不好的,只是引发我贪心或嗔心的诱因,归根结底还是我的贪心和嗔心在作祟。
而无贪无嗔的前提是无痴,要有正见,对世界的缘起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领会由浅入深,达到体证后才能真正形成无贪无嗔的品质。
我希望自己通过不断地精进修习,能逐渐达成无贪、无嗔、无痴三种善心所。
三、关于轻安,包括身体和心,自己也非常认同。
长期以来,轻安一直是我的向往,因为自己紧的状态更多。去年以来,也在慢慢调整,注意力逐渐往用心方面转移,但在做事过程中执著已成为惯性,贪心如油毡布,难以涤除,对此领会特别深刻。
近段时间义工比较多,逐渐摆脱不愿意承担的心之后,接下来就进入了掉举。特别是上周末,本来发心是利他,但这个过程中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,而心和身都没跟上,造成自己紧绷不已。连续好几天都是3点多就醒,醒了就起床,本想中午补觉却根本补不了,因为神经紧绷而不得自在。强撑了几天,回来就生病了,请假休息了一天,连着几天一直迷迷糊糊的,调理身心后,睡眠基本恢复正常,晚上11点休息,早上5点左右自然醒。
身体的不适和紧绷说明自己的心过于造作。最近一直在站桩,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些觉受,对自己身体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。希望通过站桩逐渐调整好身体,通过佛法调整好自己的心,最终能慢慢调伏身心,达到寂静安详自在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