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导义工的观察修

菩提小觉

        这次做夕阳红读书会的健康养生按导义工,开始时我的发心还是很好的。因为一方面自己的经历中,看到许多老人身心两方面都很痛苦;另一方面一直很遗憾我妈没能有机会学习佛法智慧。


        在参与的过程中,更是深深感受到倾心推出夕阳红读书会的慈悲。所以前期的学习准备一直做得很欢喜。可在读书会开始前的第一次例会,看到报名的书友中有一位名中医时,我的心就不淡定了,一下子冒出来的全是“我不适合做这个义工”的念头。我这样业余的怎么可以在名中医面前讲中医养生呢?人家一看就知道我身体不好,我讲养生保健大家会信吗?是不是要作个解释,我学这个按导时间还不长,自己身体的改变还没能体现出来?要是她们提出问题,我答不上来怎么办?越想越乱,人也开始烦燥不安。


        意识到这样陷下去不对,要把心拉回来。于是就重新去思惟:首先问自己,我做这个义工的发心对不对?答案是“对的”。因为我看到了老人们的苦,想尽自己的一份力;再问,这个按导方法好不好?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中,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套方法好。正如分享这套方法的老师说的,它的优点在于,通过“按”和“导”来调整身心,达到真正的健康,既简单又高明。这么好的方法,我愿意去传播,让更多的人受益吗?答案也是肯定的。


        再思惟刚才的心念,问题出在哪里。因为面对一个对境,想的就全是我了,打回到凡夫心,随之而来的就是我的自卑和怯弱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回到初心,安住于如何把这套按导方法的特点、好处完整地呈现出来,让书友们有所认识,有所受益。至于那位名中医书友可能提出的问题,如果是我自己的问题,那正好是我学习改进的好机会;如果是这套方法的问题,我也可以去反馈,进一步完善模式也是好事。这样一思惟,我的心完全安定下来了。


        通过这件事,我有几点体会:一是发心要落到实处,要贯穿到整个过程,不然很容易偏离方向,回到凡夫心。二是发心是可以训练的,并且是需要训练的。三是对“如果我们只有慈悲和智慧,每天都会活得很开心”这句话,有了切实的体会。